坦途贯海岱 大道气象新——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观察
2025-07-25 10:21 新华社客户端
在渤海之滨的潍坊港,高耸的风力发电机与整齐排列的光伏板交相辉映,新能源重卡与自动化桥吊高效协作……去年,潍坊港获得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有限公司颁发的《碳中和评价证书》,标志着行业领先的“零碳港口”建成。
“4台风力发电机一年可发电约7000万千瓦时,足以覆盖码头设备及停靠船舶的用电需求,冗余电量还能上网销售。”山东省港口集团潍坊港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孙超说,潍坊港已形成风、光、氢“多能互补”的用能结构,每年可节省标煤2.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7万吨。
在山东临沂的新明辉智慧仓储物流园,货物在传输带上运输(2025年6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
零碳港区、零碳服务区、零碳物流园、零碳高速公路……各类零碳场景陆续投用,山东交通基础设施的“科技范”与“绿色范”在“交能融合”中越来越足。
在京杭大运河畔的济宁市,山东新能船业有限公司为法国达飞海运集团建造的182TEU纯电动力集装箱运输船近日开工。公司党支部副书记徐颖说:“我们自主研发了4个以清洁能源为动力的主力船型,可实现集散两用,已在国内市场投入使用。与柴油动力船舶相比,新型船舶的污染物排放量、碳排放量分别降低90%和20%以上。”
交通运输由“大”向“强”、从“有”向“好”,山东在交通强国建设中交出亮眼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