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谈|重塑人才生态,山东人才评价改革打破“一把尺子量到底”
2025-07-26 16:39 大众新闻

长期以来,“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四唯”倾向,绑住了科技人才的手脚。这种评价机制不仅误导了科研方向,更挤压了原创性、应用性研究的生存空间。
围绕“怎么评”“评价什么”“结果怎么用”这三个核心问题,山东,这个传统的经济和教育大省,正通过“评价改革”重塑科技人才生态。
从“破”到“立”,找准改革方向,提出改革方案是关键。

作为全国科技人才评价综合改革6个试点省市之一,山东强调“创新能力、实际贡献、社会价值”的科技评价核心标准。2024年1月,省科技厅会同组织、教育、工信等8部门出台山东省科技人才评价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评价体系不再是“一把尺子量到底”,而是“干什么评什么”,推动不同类型人才在不同岗位上都能得到合理评价。
高校科研院所是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其评价改革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从事国家重大攻关任务的科技人才,是否能够突破“卡脖子”技术?是否推动国家安全技术的发展?全省高校科研单位着重从实际任务出发,对人才进行分类评价。
打破传统学术委员会单一评价的局限,引入企业、用户和社会等第三方评审。在山东大学的改革实践中,基础研究通过同行评议,技术开发通过企业反馈,团队项目通过综合贡献进行评价。去年山东大学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数量同比增长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