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号称“舆论监督”实际敲诈勒索 自媒体黑嘴成营商毒瘤

2025-07-29 06:32   央视新闻

  面对无风起浪,最初企业耗费了大量精力向合作方辟谣,同时还搜集证据向网络平台投诉举报,但删帖的速度赶不上发布者更新的速度。无奈之下,企业方主动联系了网文作者苏某。

  锁定企业“关键节点” 精准勒索

  屈服只会陷入不断被勒索的恶性循环!上海这家咖啡企业最终决定向警方报案。上海警方经过调查发现,涉案网文作者苏某有一套成熟的实施勒索的套路,而上海这家咖啡企业只是他众多的目标之一。什么样的企业会成为他锁定的目标?他又是通过什么手法进行勒索的呢?

  今年4月,上海警方接到被害咖啡企业的报案,通过相关证据警方初步判断,这很可能是一起假借商务合作之名,通过有偿删帖进行敲诈勒索的案件,随即成立专案组开展侦查。

  据警方了解,苏某在各大平台以“筷玩思维”的名称注册了多个账号,其中粉丝量最多的超10万。在2023年的时候,苏某就对被害咖啡企业有过一次敲诈勒索,未能得逞后,苏某一直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2024年年底,这个所谓的机会出现了。

  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三支队民警 陈阳:本次涉案的咖啡品牌,于2024年年底已经融资成功,2025年属于大规模扩张的状态。然后苏某此时发布一些负面舆情,确实已经影响到被害公司的扩张过程。

  苏某选择目标有两个标准,首先是中型的知名企业,此类企业有一定市场关注度,声誉价值高,但是又不像大企业拥有强大的法务和公关团队;另外就是关键发展节点,针对企业融资、上市、大规模扩张、新品发布等敏感期,此时负面舆情对企业的杀伤力最大。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