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昌府区凝聚社科力量 推动社科普及零距离
2025-07-30 15:30 大众网
大众网记者 李新民 聊城报道
在东昌府区的古运河畔,一场场别开生面的社科普及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社科知识不再是书本里晦涩的理论,而是化作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孩子们眼中新奇的发现。东昌府区社科联通过凝聚多方社科力量,以创新为笔、以实践为墨,绘就了一幅幅社科普及进家园的生动画卷。从理论阐释到队伍建设,从模式创新到机制突破,这里正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社科普及生态体系,形成了一套可复制、能持续的工作模式。
理论阐释筑基,让学术成果走进生活
东昌府区社科联以理论阐释为核心驱动力,注重学术原创,以课题研究为抓手,聚焦社会热点与发展需求,构建“课题研究—成果转化—普及传播”的全链条机制。今年申报立项37项社科规划课题,精心编撰年度社科规划课题选编,为理论落地提供扎实素材。
创新“大社科+”理论转化模式,深挖本地理论富矿,依托22处社科普及教育基地(区博物馆、道口铺非遗博物馆、侯营镇红色小院等),将运河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资源与社科理论深度融合,从本土历史文化中汲取养分,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学术成果,使社科普及更好地服务于区域发展。依据资源禀赋形成差异化发展路径,因地制宜打造出格局特色科普矩阵。让“学术语言”转化为“群众语言”,使理论深度与现实温度形成共振。下一步,将重点挖掘黄河文化、运河文化、红色文化资源,推动特色文化与社科普及的长效融合,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提供源头活水。
队伍建设赋能,构建多元协同的科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