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聊城抗战记忆丨大义凛然孙立民:血沃冠州的抗日英烈
2025-07-30 16:05 大众新闻客户端
2020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事务部公布第三批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聊城冠县籍烈士孙立民位列其中。这位28岁便为民族解放事业献出生命的共产党员,用短暂而壮烈的一生,诠释了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与百折不挠的必胜信念。
从农家少年到抗日战士

孙立民
1914年6月,孙立民出生于冠县唐寺村一个农民家庭,又名孙长山、孙长信。1933年,孙立民考入冠县师范讲习所,老师李雪亭寄语他:“你改名叫立民吧,根植于民,则能舍生为民。”这名字,后来成了他一生的写照。
1939年6月,日军占领冠县城,25岁的孙立民冲破家庭阻碍,于当年8月加入共产党领导的冠北游击大队,自此踏上抗日征程。
加入游击大队后,孙立民从连队文书起步,1939年12月任一排排长,1940年3月任冠县游击营一连连长。同年5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升任游击营营长,随后率部升级至军分区基干团,任一营营长。1941年6月,他回到冠县任独立营营长,9月赴冀鲁豫军区受训3个月,在杨得志、苏振华等首长的教导下,军事素质与思想水平显著提升。
在部队中,孙立民以身作则感染着每一位战士。一个寒冬清晨,冰雪覆盖的场院里,他为战士们讲课。北风刺骨,有战士忍不住跺脚取暖,他却脱下鞋袜,赤脚站在冰雪中继续讲解。双脚冻得通红麻木,他始终纹丝不动。战士们见状,无不肃然起敬。1942年夏季灾荒时,孙立民与战士们同吃糠菜稀粥,行军时把马让给伤病员或驮运枪弹,用行动践行着“官兵一致”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