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感知日照丨规范“体育外卖”,把好安全关让上门体育课放心又高效

  马金磊

  手机一点,教练上门。当体育课也能像外卖一样随叫随到,“体育外卖”正悄然走进万千家庭。小区空地变身训练场,公园草坪化为运动馆,这份打破时空限制的灵活,精准击中了家长接送难、孩子时间紧的痛点。然而,新鲜事物总与挑战同行,如水泥地上跳跃易伤膝盖,穿梭的行人车辆暗藏风险,教练资质真假难辨,意外磕碰责任模糊……当便利与隐患并存,如何让“体育外卖”既高效又安全?答案就在于,我们每一位家长都要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用细致行动筑牢孩子安全的防护墙。

  明察秋毫,让专业可见。教练是课程安全的核心。面对平台上海量的“金牌教练”“体院名师”,家长需化身“侦探”,要认真查资质,可要求教练出示国家体育指导员证书、急救资格证明等原件,拍照存证并核验编号真伪。若对方闪烁其词,果断止损。及时查验口碑,别轻信平台页面五星好评。可加入本地家长社群,打听真实课程反馈;或者要求试听半节课,观察教练能否针对性调整训练强度、及时纠正危险动作。也要仔细看细节,专业教练会主动沟通孩子体质状况,提供训练计划书,并携带基础防护装备。若对方两手空空直奔主题,安全系数必然大打折扣。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