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数据掌舵,潍坊南小王村用智慧农业结出“致富果”

2025-08-11 16:24   大众网

  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重复劳作、靠天吃饭的不确定性,让不少年轻人对“种棚”二字望而却步,而如今,智慧化的精细管理彻底改写了这一切。年轻人熟悉的智能手表、手机APP和智能设施成了“新农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带着新知识、新观念回到村里,带来了传统农业从未有过的活力,为南小王村的农业版图注入了新鲜血液。

  人才结构的优化,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新农人” 带来的效益,也实实在在地写上了账本。

  孙晓杰给记者算了笔“经济账”,大棚里使用的光照传感器,一个传感器的成本是1320元,一般半年就要换一次,每年投资、损失都非常大,自从大学生回村后,自主研发画图,找代工厂进行加工后,一个传感器的成本就能节省1000元。

  智能设备损耗大、更换成本高,一直是困扰村里智慧农业发展的难题,直到一批批大学生陆续回村发展,这一问题才逐步得到解决。他们结合自己所学降低设备成本的同时,还根据大棚实际需求对传感器进行改良,延长了使用寿命。这种 “产学研用” 的紧密结合,让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

  依托村内返乡大学生,南小王晟丰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组建起了农业生产机器人研发团队,推动农业生产全链条机器换人,从传感器等智能化设备的研发制作,到物联网应用程序的软件开发,均可自主完成。不仅实现了作物产量、质量双提升,还极大降低了人工成本。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