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数据掌舵,潍坊南小王村用智慧农业结出“致富果”

2025-08-11 16:24   大众网

  蔬菜交易市场流转的蔬菜,正是来源于当地农户精心照料的大棚。“我们合作社的大棚一年租金5万,农户租用大棚后,我们的设施服务对会提供起垄、整平土地、肥料撒放、种苗等各项服务,农户只需要进行后续精细化管理就可以,蔬菜种成之后也可以卖到我们的蔬菜交易市场。”在连片的蔬菜大棚前,孙晓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好的时候一个棚能挣20多万,形势不好的时候也能挣5万左右,如果一户种三个棚,一年也能有15万。”

  这样实实在在的收益,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农户扎根田间,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里扎下坚实的根,产业抱团发展形成了强大合力。当然,农户们愿意信赖合作社,更离不开智慧设施的坚实支撑。

  物联网设备早已为棚里的蔬菜准备好了“生长方案”,几时该浇水、几时该施肥等农事操作指导不仅排除了人工判断经验的失误,更切实保障了大棚的产量。

  “比方说刚才我们跟大数据平台演示的,开启补光灯时如果光照度过高,系统会判断可能是人为误操作,就通过手表提示农户,棚里的追本溯源全彩摄像头会自动旋转到物联网中央控制柜位置,拍几张照片同步发到用户手机上。农户一看照片就知道,原来这会儿光照够强,确实不用开补光灯,避免了能源浪费,也防止作物因光照过强受影响。”孙晓杰笑道,科技的温度在这里体现得一览无余。

  这样的智能纠错机制,让智慧大棚既有科技的精准,又有人性化的关怀,哪怕是新手农户,也能在科技护航下从容管理,不必担心自己种不出好菜。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