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艘”接连交付!“潍柴心”破解游弋牧渔动力生死局
2025-08-13 06:52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最近,中国深远海养殖领域接连迎来两大突破:5月27日,珠江口,全球首艘自航式水体自然交换型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从江门船坞滑入伶仃洋,其5000吨的年产能相当于陆地5000亩鱼塘的产量;仅隔一月,6月26日,广州南沙港,全球首艘封闭式三文鱼养殖工船“苏海1号”正式交付,可年产8000吨三文鱼,将显著降低我国对冰鲜三文鱼的进口依赖。
这两条“全球首艘”钢铁巨鲸,将合计年产1.3万吨高端海产,标志着中国“游弋牧渔”时代的开启,牵引它们犁浪前行的是山东动力——8台铭刻“潍柴制造”的高端船用发电机组。

船东吃下定心丸
投资近6亿元的“苏海1号”拥有8.3万立方米养殖水体,相当于33个国际标准游泳池的容量。船上15个智能养殖舱犹如水下宫殿,可实现“水、氧、料、光、污”五要素智能集控,为三文鱼提供最适宜的生长环境。
然而,其水体循环系统一刻不能停转,一旦断电,三文鱼将在数小时内因缺氧死亡。并且,这艘长249.8米、排水量13.2万吨的“海上智能渔场”,需要在台风季48小时内撤离危险海域,夏季北上黄海冷水团避暑,冬季南下温暖水域越冬。其生死命脉,全系于由4台2800千瓦潍柴发电机组提供的10.3节满载航速、20000海里惊人续航以及90天超长自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