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重要提醒!山东被归为基孔肯雅热流行风险Ⅱ类地区,如何防护?

2025-08-14 20:05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刘西花表示,基孔肯雅热不会通过空气,接触或飞沫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病毒感染后通常2-4天发病,比如突发高热,常达到39°C-40°C.剧烈关节痛,多影响手腕、脚踝、指等小关节,常呈对称性,疼痛剧烈导致活动困难。发病2-5天后可能出现红色斑丘疹,多见于躯干四肢。可能伴头痛、肌肉痛、恶心等。

  出现上述症状,尤其近期有蚊虫叮咬史或热带地区旅行史者,请立即就医并告知暴露史。早期识别有助于及时干预,减少传播。

  目前无特效药,如何有效预防?

  刘西花介绍,基孔肯雅热这种病目前没有特效药,预防是唯一且最有效的武器近期。这种曾局限于热带的疾病,正随着旅行和气候变化扩散,防控的关键,在于切断“蚊虫传播链”;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与促进所专家刘承尧也表示,对付这种由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防蚊灭蚊就成为守护健康的关键防线。

  对此,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所李瑞晓带来健康科普,帮助普通家庭做好防蚊灭蚊,给自身健康上“保险”:

  一是防蚊灭蚊。户外时应避免在树荫、草丛等蚊虫密集处长时间停留;室内灭蚊以电蚊拍、灭蚊灯等为主,可辅以电蚊香等。家里安装纱窗、纱门,并保持完好无损,睡觉时使用蚊帐。

  二是清除孳生地。伊蚊依赖小型积水繁殖,清除家里积水是预防的主要措施,翻倒闲置容器(盆罐、花盆托盘、废旧轮胎钻孔防二次积水),对于无法清除的积水可以使用市场销售卫生杀虫剂进行处理,减少蚊虫孳生;水养植物每周换水,洗刷根部容器;清除垃圾杂物,疏通沟渠屋顶积水。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