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图书馆“放娃”暴露暑期儿童看护难问题 部分图书馆何以成了“托儿所”?

2025-08-18 06:29   法治日报

  此外,若孩子打闹致其他孩子受伤,根据民法典,由侵权孩子的监护人承担主要责任,图书馆未尽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不能将孩子拒之门外的图书馆,又该如何维护馆内秩序?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法学系副教授夏云娇建议: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设立专门的儿童阅读区域,与成人阅读区域实现有效分离,并做好安全防护。制定儿童友好化规则,用图文并茂、简单易懂的图画、标识等制定儿童图书馆行为规范,提醒儿童保持安静、轻拿轻放、归还原位等;提供专业的引导与服务,安排经过培训、具备相关知识或技能的管理人员或志愿者负责儿童区域,对于儿童奔跑、喧哗、打闹等行为,第一时间温和、耐心地提醒与引导。也可以使用简单易懂的手持提示牌,培养儿童遵守规则的意识。

  “可以考虑制定预约登记制度。设立预约登记系统,将家长与孩子进行关联预约登记,通过书面告知,制发《儿童入馆须知》,用于规范儿童入馆的统一管理,强化家长的‘第一责任人’意识。”夏云娇说。

  受访专家认为,部分图书馆出现的“放娃”现象,既暴露个别家长责任心、公共意识缺失的问题,也暴露暑期儿童看护难问题,这一现象应该引起相关部门重视。要正视现象背后的需求,帮助家庭缓解假期儿童看护难问题。

  7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发展“1+N”托育服务体系,就是以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为枢纽,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建设社区嵌入式托育、幼儿园托班、用人单位办托、家庭托育点等多种形式的托育服务机构。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