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年轻人的包上都有个挂件?解锁“包挂”风靡的密码
2025-08-18 15:51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消费者刘柳说包挂有时候也会成为识别彼此的“小暗号”。“挂件,是有社交属性的,特别是大家在一起讨论,你抽到什么款,我喜欢哪个款,包括娃衣哪个搭配好看。还有各种各样的周边,大家都会有,一眼能认出来彼此的感觉还是蛮奇妙的。”
这种因包挂产生的社交联结,在年轻群体中并不少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互联网经济研究室主任李勇坚认为,这背后是新一代消费群体带来的消费逻辑转变,包挂的流行既体现了情绪性消费的兴起,也催生了新的社交模式。
李勇坚:包挂的自由度其实要比包要大很多,对于个性的展示更充分,是一种情绪性的消费。大家通过这种有情绪表达功能的物件,能够更好地找到有相同情绪价值、相同价值观的人,而形成一个新的社交圈,一种新的社交模式。

年轻人为何会对包挂痴迷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王彦认为,从心理学角度看,“包挂” 满足了自我展现需求。
王彦介绍,一方面其实是来自人们对于社会认同,包括通常说的从众心理;另一方面可能是年轻人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比如说挂在包上,相当于非言语的渠道,来表达个人的一些理念和想法,一定程度上类似于破冰的契机。
同时,很多人其实喜欢做一些定制,这样既能避免与他人完全一样,也能作为一种个性化的自我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