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国家疾控局赴佛山工作组专家:基孔肯雅热新发病例持续下降,尚未发现后遗症

2025-08-19 07:08   新华社

  根据目前研究结果,基孔肯雅病毒有至少3种基因型,但只有一种血清型。“这意味着人感染一次后,就会产生针对该血清型的免疫力,基本上就不会再感染第二次。”

  除老人和1岁以下婴幼儿之外,有文献资料显示,孕妇如果在分娩之前感染发病,病毒载量很高,新生儿有可能在分娩过程中感染病毒。目前佛山暂未发现类似病例。

  问题四:蚊子是否对杀虫剂存在抗药性问题?

  近期有研究称,对在广州采集的白纹伊蚊进行基因检测,结果显示相关样本携带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突变。

  专家表示,蚊子对某种杀虫剂产生抗药性是正常现象,但不能因为蚊子对某几种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就推断对所有杀虫剂存在抗药性。

  任东升说,佛山已采取针对措施,目前使用的杀虫剂做过药效评价实验,证实是有效的。

  问题五:蚊子在多长时间内具有传染性?

  专家介绍,蚊虫叮咬了一个基孔肯雅热感染者之后,病毒会在蚊子体内经过1周左右的外潜伏期,蚊子就具有了传毒功能,蚊子会一直携带病毒直到死亡。

  广东环境条件比较适合蚊虫生存,成蚊可以存活1至2个月甚至更长。因此,杀灭成蚊是防控疫情的关键措施。

  任东升说,目前还未见到基孔肯雅病毒经蚊子传代后传播的可靠证据。

  问题六:全国对基孔肯雅热风险如何管控?

  近期发布的《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2025年版)》将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基孔肯雅热流行风险由高到低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地区。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