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暑假“余额不足”,如何远离“开学焦虑”?
2025-08-30 09:38 中国新闻网
开学在即,不少家长发现孩子的状态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情绪容易波动,对很多事情都提不起兴趣,甚至出现食欲减弱、睡眠不安等现象。这些表现并非简单的“闹情绪”,而可能是“开学焦虑”的信号。
什么是“开学焦虑”?
“开学焦虑”一般是临近开学时儿童青少年常见的情绪适应问题,表现为心理与生理的双重反应。
心理表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情绪低落、烦躁易怒,部分孩子变得孤僻、不愿与人交流。
生理表现:焦虑情绪会引发身体不适,比如频繁肚子痛、头痛、恶心、呕吐等,但医学检查往往无明显器质性病变。
“开学焦虑”是孩子可能出现的一种焦虑情绪,家长不必过于恐慌地将它与焦虑症划等号,可重点观察孩子的进食与睡眠。若只是短暂情绪低落,多数孩子能自我调节;但如果出现持续不想吃饭,夜间失眠或白天嗜睡,甚至自伤、自残等极端行为,需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开学焦虑”为何会出现?
1. 作息与环境切换:假期孩子多处于放松状态,熬夜、赖床成常态,突然要切换到规律的校园作息,身体和心理难以快速适应。
2. 学习压力担忧:对新学期的学业难度、作业量感到紧张,或因假期作业未完成产生焦虑。
3. 社交与规则适应:长时间脱离校园集体,部分孩子对与同学相处,遵守校园规则感到不安。
4. 家长情绪影响:若家长过度强调“开学要收心”“成绩要跟上”,或自身表现出焦虑,也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
如何帮孩子缓解“开学焦虑”?
1. 调整作息,提前“接轨”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