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亭|山东古墓之“竹”,藏着多少黄河文明的密码
2024-11-27 09:35 大众新闻
从上述事实,竺可桢认为,自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以来,竹类分布的北限大约向南后退纬度1-3°。
因为那时候气候温暖湿润,黄河流域适宜竹子的生长,深刻影响了华夏文明进程。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和山东九省份。黄河流经地孕育了黄河文明,成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我国5000多年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体系先在黄河流域奠基壮大,像汉民族、汉文化和思想都在黄河流域形成,然后不断向四周扩展。
黄河文明主要是用汉字记录和传承的,而汉字主要是写在竹简上。竹简作为书写工具,其原材料砍伐和运输,不能距离太远,否则经济成本太高。古代气候温暖湿润,黄河流域适宜竹子的生长,正好近距离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周朝建立时,国都设在西安附近的镐京(位于黄河流域),当时,官方文件先记载于青铜器上,后写于竹简上。
先秦诸子百家著书立说,均书写于竹简上。考古发现证明,自1899年在新疆出土了竹简以来,全国共发现有数万枚竹简。现发掘出土为先秦时期的竹简20多批,主要是春秋战国时代楚国的竹简,其中包括黄河流域的河南。河南信阳长台关1号楚墓出土的竹简是我们目前发现最早的原本书籍竹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