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省挑大梁丨海上发射常态化,科技成果走上货架……山东的新质生产力有多硬核!
2024-12-18 06:55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临沂广发科技电子有限公司是位于郯城县的一家电池配件生产商,占地仅6亩,但车间别有洞天:5米长的生产线上有119个监控点。“之前对设备预热值、电流量等参数反复调试,却总也无法突破85%的产品合格率。”公司总经理张恒瑞介绍,在生产数据被实时接入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后,室温这个“罪魁祸首”被揪了出来:车间温度一旦超过26℃,合格率就会大幅波动。凭借这样一个信息,产品合格率实现了超过10个百分点的提升,广发成为了五家知名头部企业的指定供应商。
作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山东持续深化数智赋能,传统产业“基本盘”同样成为生机勃发的“新质”沃土:从最初只是产线的局部优化、简单迭代,到现在产业整体朝高端化、智能化方向演进。数据显示,全省已培育数据驱动、AI赋能的“晨星工厂”4220家、产业大脑80个。“山东先在重点行业的龙头企业打造标杆、沉淀知识,再在中小企业落地普适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以‘新’促‘新’。”省工业经济联合会秘书长张祥介绍。
前三季度,山东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已超52%;前10个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6%,较前三季度再提高1.1个百分点。传统产业跃升,新兴产业扩张,新质生产力成为山东塑强工业大省发展新动能的有力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