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历时半年、跨越万里,1600封家书共同讲述“家国”故事

2024-12-28 17:10   海报新闻

  在征集到的数千封家书中,枣庄煤矿工人陆舒之的家书,让我们看到了浓浓的父爱。在上世纪50年代,陆舒之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坚持供三个女儿到县城读高中、到北京读大学。几十年间,这位父亲给子女们写过上千封家书,大事小情,一一细心回应。孩子们人生中所有的重要时刻,他虽不一定在身边,但他的信从未缺席。

  在没有相机、短视频的年代,家书就是那个年代的“vlog”,一笔一划,生动记录,多年后回首再看,一切犹在眼前。

  “我们在工地相互问候,happy new year!今晚要看晚会,还有小游戏,持续到午夜——跨入1999年!”1998年12月31日,正在科威特工作的石油工人王清给妻子写信,信中生动记录了迎接新年的难忘时刻。

1999年元旦,王清在写给爱人的信中详细记录了当天的庆祝活动和喜悦心情。

  前人示范,后人行之。家书也常常成为家风传承的最好的纽带。

  辽宁省盘锦市的韩秀增珍藏了自己家族四代人的300多封家书。这些信多写于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记录了韩秀增的父亲、姑父、叔父、姐妹以及三个孩子之间的生活轨迹。在这些家书中,孝顺、尽责、团结……是整个家族传承、延续了上百年的优良家风。

韩秀增一家人合影。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