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里的中国 | 青纱见证——跨越40年的科研情怀与新闻理想奏鸣
2024-12-31 17:07 海报新闻
邓兆安(左)与李登海(右)在玉米地中的旧照
大众网记者 蔡云飞 汤淼 屈晨晨 通讯员 丁德祥 刘梦雨 烟台报道
在岁月的长河中,家书如同一叶叶扁舟,照亮了历史的航道,也映照出写信与读信两端内心的波澜与追求。上世纪八十年代,有这样一封跨越千山万水,从海南陵水寄回山东老家的信,记录了“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的一段故事,也见证了两个山东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彼时,这封信的书写者,尚不知自己将在未来悄然推动中国玉米大变革,成为让中国人饭碗端得更牢的“时代楷模”。
而另一端读信的人也没有意识到,当时名不见经传的采访对象,能成为他余生深耕新闻道路的启明星,推动着他四获中国新闻奖,其中两次捧得一等奖桂冠。 2014年,他荣获第十三届长江韬奋奖——这是经中央批准常设的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最高奖。
两条几次汇集又螺旋上升的人生轨迹,在各自领域点亮星空。他们,就是李登海与邓兆安。
5页信纸,2000余字的深情与坚韧,不仅记录了一段跨越时空的友谊,更书写出一位农业科技工作者对科研事业的无限热爱与执着追求。
相识四十年,老友胜似亲人。今天,我们与烟台市档案馆工作人员一起,从邓兆安的视角,听一位新闻人带着敏锐视角与深刻洞察,解读这封“不一样的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