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家书里的中国 | 青纱见证——跨越40年的科研情怀与新闻理想奏鸣

2024-12-31 17:07   海报新闻

  “1989年,我给登海写了一封信。3月27日,信送到了他的手中;28日一早,登海就提笔回信了。在那个阴雨绵绵的早晨,2000余字、5页信纸,洋洋洒洒,一气呵成。”邓兆安摊平信纸,想读信给我们听,又停了停,望向窗外,决定先给我们讲个故事。跟随他的讲述,我们的思绪一起飘到远在海南的那个带着水雾的清晨……

  “在咱们北方,玉米每年最多可收获一季。为了缩短培育周期,登海背井离乡,追着太阳跑,跑到一年能收获三季的海南岛。那时的海南育种基地条件很艰苦,登海靠在那里,一遍遍尝试,一遍遍失败再推翻重来。其实失败对科研人来说是常事,可很多人不理解登海的做法,觉得他在谋私利。我知道不是,凭我这么多年对他的了解,他的科研精神和报国精神是很纯粹的。”讲完这个故事,邓兆安拿起了信纸的第一页。

  “我很有幸能结识你这位能够理解我和支持我的朋友,我将努力奋斗,不会使你失望的。”李登海在信中开头这样写道。在邓兆安心里,这既是一位老友的信任,更是一名科研学者的承诺。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