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山东过春节丨游必有方,“说走就走”成为日常
2025-02-02 06:20 海报新闻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开创的儒学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和道德主张。
“子曰”这些话被误解了!
孔子及其弟子流传下来的著作《论语》,留下了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名言。但有些却被断章取义致使误解: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德报怨”一词,出自《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现在的我们,也会遇到缺乏道德修养的人,要怀着坦荡的胸襟去面对世间的纷繁复杂,与他人为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三思而后行”出自《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意思是:季文子办事,要反复考虑多次才行动,孔子听了说:考虑两次就可以了。
“学而优则仕”出自《论语·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被许多中国父母视为家训:“读好书才能有好仕途!”宋代朱熹便讲:“优,有余力也。仕与学,理同而事异。”意思是事情做好了,可以总结经验,从中学习,取得进步;学习学好了,就可以把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做事中。
“愚不可及”出自《论语·公冶长》,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宁武子在世道清明的时候就展示自己的才华,做一名智者;世道浑浊的时候就装傻,做一个愚者。做智者是简单的,但是能大智若愚,却是很少有人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