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免罚”“减罚”“既罚又帮”,山东一线执法既“长牙齿”又“有温度”

2025-02-05 07:33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作为亲身参与上述案件的一线执法人员,青岛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执法二大队副大队长孙鹏向记者道出案件细节:“我们查实了该医疗机构存在不实广告行为,并对其作出了处罚。但在例行检查中又发现了涉事企业(房东)的违法线索,我们立刻对其展开调查,以最快速度推动案件解决。”

  发现企业有问题,并不是一罚了之,而是能帮则帮,兼顾法、理、情,此类“既罚又帮”的案件在山东并不是个例。记者了解到,在执法中,除了作出该有的行政处罚之外,山东市场监管执法人员还会询问辖区内经营主体的实际困难,并从职责出发,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发展难题。截至目前,青岛市市场监管系统累计为3500余家经营主体追回不合法、不合理收费1200余万元。

  “经营主体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活力源泉,处罚一个企业不是目的,激活一个企业才是根本。”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韩林科说。

  避免“小过重罚”“类案不同罚”

  春节前夕,沃柑迎来销售旺季。然而,在近期一次食品抽检中,桓台县市场监管局发现某水果超市销售的沃柑存在农药残留情况,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涉案金额为185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当事人将面临5万元至1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我们对其实行‘减罚’,罚款1000元。”相关执法人员解释,这是鉴于当事人积极配合调查,如实陈述违法事实并主动提供证据材料,主动整改,涉案货值金额不超过500元,未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或食源性疾病,所以作出以上决定。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