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AI老中医”,把脉准不准?

2025-02-07 08:06   人民日报海外版

  AI健康助手“讯飞晓医”APP依托讯飞星火医疗大模型,基于大量中医诊疗经验和专业知识图谱数据,构建了规模大、覆盖病种全的知识库,包括中医病症知识400多种、穴位知识400多种、常用中草药300多种、古代医案6200多份等。

  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信息工程学院医学人工智能教研室主任王正飞介绍,目前业界对人工智能辅助进行中医“四诊”(望、闻、问、切)的相关技术研发热度较高。其主要原理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声音、气味、压力、生物电信号等传感器采集患者“四诊”数据,通过人工智能大模型分析“四诊”数据,实现高效、客观诊断。

  目前,中医药大模型研发也面临难点。浙江大学药学院副院长范骁辉表示,现在囊括经方、古籍、药材等文本的底层数据丰富,但是实验数据、临床数据还比较欠缺。

  前景广阔

  业界普遍认为,中医药人工智能领域前景广阔。2024年7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数据局印发的《关于促进数字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用3—5年时间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逐步融入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全链条各环节”“鼓励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研发中医健康监测设备和治未病健康管理平台”“结合不同场景开展人工智能大模型开发、训练和应用”。

  “AI中医”促进传统的经验式临床诊疗方式向数智化转型。“传统的望闻问切带有很强的主观性,现在可以通过柔性传感器获得脉象,并通过脉象仪记录、转换成脉搏图谱,从而让人工智能实现多模态的识别和分析。”刘良说。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