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今天,送别黄旭华院士!让我们再读一次他的故事

2025-02-10 10:12   央视新闻

第一代核潜艇工程四位总师合影(左起赵仁恺、彭士禄、黄纬禄、黄旭华)

  这一切的一切

  都只为了——中国

  1926年,黄旭华生于广东海丰县。他从小的志愿是学医,继承父母的意愿——治病救人。可时代洪流将他人生计划全盘打乱。小学时,七七事变爆发,年少的黄旭华开始思考:

  为什么日本鬼子敢这么猖狂,想登陆就登陆,想轰炸就轰炸?为什么我们中国老百姓不能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却要四处逃难、妻离子散?这正是因为中国太弱了,弱国就要受人家的欺凌,受人家的宰割。我要学航空,学造船,将来我要制造飞机保卫我们国家的蓝天;或者我要制造军舰,抵御外国从海上进来的侵略。

  ——黄旭华

  1959年国庆10周年,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来到中国,我国政府向他提出研制核潜艇的技术问题,然而他傲慢地拒绝了这个要求。寄希望于苏联老大哥援助的梦想完全破灭后,毛主席发出了誓言:“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正是这句话,黄旭华把一生都奉献给了核潜艇事业。

  后来,90多岁高龄的黄旭华每周都要在719研究所带上眼镜和放大镜,工作5个半天。他说,自己要做年轻人的“啦啦队”,为他们加油鼓劲,必要时出个点子。什么时候退休不知道,身体还可以干几年。

  在上海交通大学120周年校庆时,90多岁的黄旭华演讲时,推开了为他准备的椅子,全程站着完成演讲,这让在场的所有人润湿双眼。

  有人曾问他,祖国是什么?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