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物“活”起来 让文化“火”起来
2025-02-11 15:17 西安日报
在展馆的中心区域,一幅幅精美的文化遗产复刻品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以细腻的笔触和绚丽的色彩,展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景象;唐代画家张萱和周昉创作的《唐宫仕女图》通过优雅的人物形象,再现了盛唐时期的生活风貌;徐悲鸿的《骏马图》,以奔放的笔法,勾勒出骏马奔腾的磅礴气势……这些复刻品高度还原了原作的神韵,在数字化技术的加持下,让人们能够近距离感受每一处细节,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
除了复刻珍品,展馆内还陈列了琳琅满目的文创衍生品。故宫《石渠宝笈》小手卷、古画摆台、古画文件袋、古画团扇、平板包、书签、钥匙扣、鼠标垫、丝巾等,这些文创作品实现了古典艺术与现代生活的完美结合。
“馆藏文化艺术品高清数字化及衍生品开发的本质是通过科技手段实现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播,同时利用创意设计将文化艺术品转化为具有商业价值的衍生品。”在风华文化创始人孙英看来,复刻珍品可让历史触手可及,文创衍生品能让文化融入生活。通过数字化保护与传播,可以让历史文物以种鲜活灵动的姿态,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为人们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更多选择。
数字技术赋能
打造文物保护新范式
“紧跟数字化浪潮,近10年来,我们成立了西北文化艺术品数据库建设中心,目前已积累了8万件馆藏文化艺术品数据,研发文创产品2000余款,并完善了原创作品版权登记保护。”孙英说,数字技术助力文博创新是技术手段的升级,也是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方式的革命。这离不开强大的数据库、高清数字化采集设备以及专业人才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