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鸣时评丨元宵节:灯火阑珊处,团圆正当时
2025-02-12 09:51 大众网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张伟莉
老话说:“不出十五都是年。”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灯节。
元宵节起源于汉代,被称为最古老、意象最美,也是最具浪漫气息的传统节日之一。和其他传统节日强调阖家团聚不同,元宵节更强调普天同庆。元宵节从古代演变至今,已度过逾两千年时光,承载着中国人对团圆和美好的深切向往与追求。
“正月十五闹元宵”,赏花灯、猜灯谜、耍龙灯、舞狮子、放烟花、踩高跷……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元宵节的民俗活动,分外丰富多彩,热烈喜庆。
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最早见于唐五代,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皆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圆幸福,年年欢聚。如今,各种口味的汤圆配上蒸煮炸等花样吃法,陪伴人们度过无数个美好、温馨的时刻。
![](https://appimg.dzwww.com/dzcloud/20250212/faf325cf2097f213f6674db9c463e88f.png)
闹花灯。“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街头巷尾,红灯高挂,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流光溢彩的灯火,不仅承包着新春最为绚烂丰盛的视觉记忆,也盛放着中国年的“极致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