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兴鲁展风采 | 王凡:将深海大洋观测数据“现场直播”
2025-02-17 07:06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海风轻吟,坐落于青岛大珠山脚下、灵山湾畔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凡正在跟团队成员讨论工作。他打开手机上的“西太观测网”客户端,跟同事们一起观看刚刚从西太平洋深海传回来的温度、盐度和流速等现场数据。这些数据中,蕴含着预测气候变化的重要讯息。“截至目前,深海数据已成功实时回传超百万组。”王凡说。
王凡潜心海洋科学研究30多年,主要从事海洋环流动力学研究,先后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等重大科研项目,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荣誉。
1995年,王凡从中国海洋大学博士毕业后,师从著名物理海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胡敦欣从事博士后研究,从此结缘大洋环流,致力于与全球气候变化相关的海洋环流动力学研究。
王凡永远忘不了2010年的那一天,在广阔无垠的太平洋上,他们第一套成功布放的深海潜标发回了第一串数据,让多年“望洋兴叹”的中国科学家拥有了自己的西太平洋连续观测数据。
王凡研究大洋环流30多年,但其中的十几年时间处于“要经费没经费、要数据没数据、要出海出不去的‘三难’状态”。但他一直没有放弃对西太平洋的研究。他坚信,西太平洋不仅是影响我国气候的关键海域,更是我国走向深海大洋的出口,战略意义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