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升级改造后的京杭运河泰安段通行效率提升 “黄金水道”持续流淌“黄金效益”

2025-02-20 09:00   泰安日报

  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首月,东平港区彭集作业区就迎来了86列煤炭专列,完成集疏运量52.4万吨;老湖作业区发运建材、粮食、焦炭等10余种货物,完成集疏运量12.5万吨。全市港口集疏运量达到64.9万吨,同比增长146%。

  东平湖海通港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梁久明对今年港口发运充满信心,“年初,我们与江浙、两湖、安徽等地客户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订单源源不断。”

  此次订购瑞星尿素化肥的安徽辉隆农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直接受益于航道升级,公司氮肥部总经理解鹏说:“以前我们只能发800吨的船,2000吨的船来了以后也只能装1000吨,现在能直接装2000吨了,货物投送量的加大也让我们增加了不少下游客户。”

  船舶数量和吨位的增加,使港口通航效率与安全管理面临新挑战,对此,智慧化平台的应用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

  在兖矿泰安港公铁水联运物流园智慧生产中心,大屏上显示着各项数据和监控画面。其中,人员定位系统可实时追踪行动轨迹,铁路信息化系统实现了车辆定位和数量、吨位自动统计,设备和安健环管理已实现设备安全运行实时监测,无人机定时巡航,配电室巡检机器人定时巡检,鹰眼巡查实现园区全景监控,汽运、铁路、航运管控平台均实现自动识别、智慧调度、数据总览等功能。

  “智慧生产中心能够实现生产设备远程启停、监视和数据采集,翻车机每小时最大可达12翻,堆取料机每小时最高堆煤量可达2800吨。”兖矿泰安港公铁水联运物流园负责人秦文峰介绍,目前,园区建成投用5个2000吨级码头泊位,已实现智能化管理和数字化运营,是山东省内智慧化程度最高的综合性单体港口。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