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山灌区到大寺河治理 “小工程”织就山东大水网
2025-02-22 08:24 海报新闻
济南市水利工程服务中心综合处处长唐瑞钦用一个生动的比喻为记者解释了连通工程的运行机制。“如果把南水北调东线的济平干渠比喻成一条输水的高速路,那么连通工程就像是在高速路上开了一个入口,让黄河水在田山灌区这里上高速,从济南市区或者胶东地区下高速,实现向这些地区的供水。”
这也就是所谓的“借道”,连通工程为田山灌区扩展外部供水空间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正式成为济南市乃至山东省的战略水源地。
然而,能让黄河水借道“上高速”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除了连通工程建得好,黄河水的水质也是很关键的因素。一般来讲,黄河水含沙量大,又由于流经人口密集和工业发达地区,水质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南水北调对于水质的要求很高,它只能往外供水,想要往里进水是非常困难的,水质必须要达到标准。”唐瑞钦告诉记者。
田山灌区取水口上游300公里内没有大型城市,加之黄河泥沙本身具有吸附杂质、沉降自净的特性,田山引水沉沙后的水质接近二类水标准。且田山引黄工程的取水口位于黄河“L”型段的直角转弯处,取水口前预留石灰岩拦沙坎,取水口黄河泥沙含量只有正常含量的二分之一左右。正是因为水质的优势,才得以让黄河水走上南水北调干线的“高速路”。
田山灌区取水口前的天然石灰岩拦沙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