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山灌区到大寺河治理 “小工程”织就山东大水网
2025-02-22 08:24 海报新闻
大寺河发源于黄河北岸,汇入徒骇河,是济南市“五横十纵”水网布局的“十纵”骨干河道之一,也是起步区重要的排水骨干河道。
据王传成介绍,现阶段起步区以农田村庄为主,进行大面积开发建设后,对当地排水产生较大的压力和挑战。大寺河作为起步区的排涝河道,部分河道淤积严重、河道较窄,不能满足片区规划的排涝标准。并且河道生态体系弱、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水环境较差,因此对大寺河进行生态治理、提升河道防洪排涝能力,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
记者了解到,大寺河流域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已于2024年9月启动,主要建设内容包括7.1公里河道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新建桥梁、防汛路等。通过综合治理,大寺河的防洪能力将由现状的20年一遇提升至规划的50年一遇防洪标准,河道生态环境也将得到优化。
正如王传成所言,大寺河流域综合治理(一期)工程虽为水网建设中的一个小环节,但正是这些星罗棋布的水利工程,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覆盖全山东省的庞大水网。
2月17日,在济南举办的2025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项目推介会(以下简称“推介会”)上公布了一组山东水利数据:近几年,山东谋划实施了一批战略性重大水网工程,省级水网长度突破7100公里,输水能力达到125亿立方米,覆盖范围达到86%;系统推进徒骇河等11条骨干河道治理,完成中小河流治理长度651公里,实施125座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5级以上堤防达标率提升到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