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破题助企克难为企业发展蓄能加分 ——青岛海关擦亮“关企面对面”惠企品牌
2025-02-25 17:55 海报新闻
大众网记者 郭欣 青岛报道
近期,山东进出口企业惊喜地发现,企业自有罐式集装箱监管模式改革、进境木材“二线出区”便捷通关等一系列海关惠企政策密集出台,实打实为企业带来了现实效益。
自2023年7月起,青岛海关以“倾听企业呼声助企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出“企业点题,海关答题、推动落实、评价效果”为核心的“关企面对面”系列活动156期,从企业“问题清单”中挖掘“改革清单”,在合法前提下,大幅提升监管服务质量,为1810家进出口企业解决问题1296个。
聚焦助企精度:精准破题,务实为本
青岛特殊钢铁有限公司每年对进口铁矿石需求高达300多万吨。企业在参加活动时反映,进口铁矿石抵达码头后,需先卸到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查验放行后再运到企业仓库,港口堆存费、后续运输费高昂,自卸船至全部提离需15到30天,给企业生产安排带来巨大影响。
青岛海关迅速展开研讨,通过设立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实现码头前沿接卸设备和传送皮带与企业传送皮带无缝对接,打造进口铁矿石自船边直提“点对点”封闭运输模式。据估算,这一创新举措每年可为企业节省费用1000万元,解决了进口矿石长时间占用前沿堆场、影响接卸作业问题,码头接卸效率提高约3%,海关、港口和企业实现“多赢”。
强化助企力度:强力施策,合力共进
青岛海关燃料油进口量居全国首位,但因保税进口的“5~7号”燃料油法定检验与涉税化验多、季节性集中到港等因素,各口岸出现保税罐周转缓慢、货物压港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