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筝鸣时评丨用资源撬动资源,王伯祥的破局实践

2025-03-28 17:28   大众网

  大众网评论员 姚双玉

  “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潍坊。”一句赞誉,道出了潍坊在中国农业版图中的重要地位。寿光,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蔬菜之乡”,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潍坊农业现代化的缩影。

  30多年前,“百姓书记”王伯祥以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在寿光农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深刻印记:从九巷蔬菜批发市场的破冰之举,到冬暖式大棚技术的革命性推广;从打破计划经济桎梏的市场化探索,到培育完整产业链的产业思维,为“寿光模式”开辟了新路,也为潍坊民营经济的崛起撕开了一道曙光。

  在潍坊,创新不是口号,而是融入血脉的自觉行动。作为土生土长的潍坊人,王伯祥体内也涌动着“创新”的热血。这位从基层走出来的改革者,从蔬菜市场开启了民营经济发展的传奇。

  当年刚上任的王伯祥发现,寿光虽然蔬菜种得好,却饱受“卖菜难”的困扰。他意识到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必须打通流通环节;而要搞活流通,就必须培育市场,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顶着“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政治压力,他毅然推动建立九巷蔬菜批发市场,举全县之力发展运销专业户和联合体。1986年建起的九巷批发市场,在1987年实现了蔬菜销售2.5亿公斤,交易额达1.5亿元;到1991年,市场面积从最初的20亩扩大到650亩,交易额飙升至240亿元,使寿光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蔬菜集散地。市场的建立不仅解决了农民的燃眉之急,更带动了蔬菜加工、物流运输等配套产业的兴起,为潍坊民营经济发展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