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筝鸣时评丨潍坊文艺:以时代为卷轴 绘就文化新图景

2025-03-21 11:58   大众网

  在潍县集中营的斑驳砖墙上,王威用《虞河桥》重新勾勒人道主义的光辉。这部将叙事视角转向平民互助的长篇小说,以“桥”的意象解构战争阴霾,让国际主义精神跨越时空界限。与之呼应的情景剧《拯救利迪尔》,则通过穿越时空的对话,将奥林匹克精神与儒家仁爱传统熔铸成新的精神图腾。

  本土叙事同样激荡人心。当茂腔《党费》把语文课本里的革命故事搬上舞台,当京剧《头雁》用安丘抗灾的真实故事叩击心灵,潍坊证明了红色题材从不缺乏创新表达。更令人振奋的是《读你》的创作实践——这首以齐长城为魂的男女合唱,既是对“长城精神”的时代诠释,更是将地域文化符号升华为民族精神标识的典范。

  人才破局 在泥土里培育参天大树

  文艺高峰的崛起,离不开人才梯队的筑基。潍坊深谙“金字塔”法则:顶端有田洪波等大师引领技艺高度,中坚有王斌、丛苑等青年骨干创新表达,基层更通过“市—县—镇三级人才库”培育民间文艺团体。这种“老中青传帮带”的生态,让核雕艺人的刻刀与青年导演的镜头共舞,让农民画师的色彩与数字艺术家的代码交响。

  更具突破性的是“文艺+高校”的产学研模式。当山东艺术学院与潍坊学院共建创作基地,当4K、AIGC技术走进纪录片课堂,传统技艺与现代教育碰撞出的,不仅是《碧海丹心朱树屏》这样的文献精品,更是一条让民间艺术走进学术殿堂、让学院派扎根乡野的双向通道。

  文旅融合 让文艺生长在人间烟火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