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探索“人才+融合+传播”非遗系统保护新格局
2025-03-25 15:55 海报新闻
潍坊市还与山东财经大学联合举办“非遗工坊赋能乡村振兴”人才培训班,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集中研修研习,进一步激发项目发展潜力和社会适应力。
在青岛市胶州市,当地通过开展“非遗夏令营”“非遗夜校”以及传统胶州秧歌冬训等传习活动,为对非遗技艺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与非遗深度接触、与传承人直接对话的宝贵机会,每年吸引超5000人次参与。

来源:胶州市文化馆
非遗进校园活动开展过程中,胶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充分考虑青少年的特点,为他们“定向打磨”,推出《上合秧歌情》《奶奶的绣花鞋》《胶白姑娘》等优秀非遗作品表演。近年来,在胶州市举办的“上合之夏舞蹈展演周”“胶州秧歌大赛”以及新春秧歌会等大型文化活动中,专门设置青少年展演板块。学生们在舞台上不断成长,成为非遗传承的新生力量。
02“一花独放不是春”
非遗保护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山东各地广泛征求企业、学校、社区等的意见,坚持需求导向,形成各界共抓非遗保护的良好局面。
淄博市淄川区依托陶琉类非遗工坊,带动附近居民就业和本地经济发展。其中,淄川振华玻璃制品有限公司作为省级非遗工坊,是全国最大的手工艺琉璃制造区,探索非遗工坊与研学、培训、文创、技艺展示等功能相结合,每年吸引游客近10万人次,创收近500万元。

来源:文旅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