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文化中国行 | 一南一北两座古城,今天如何保持“顶流”?

  走进老宅的房间,仿佛进入了一座小型博物馆。玻璃展柜里展陈着冀氏家族的族谱,还有平遥本地生活用品:手炉、瓷盘、刺绣、推光漆器……讲解员热情地向游客讲述:“冀氏先祖冀斗龙曾在福建做生意,把福建漆器髹饰技术和推光擦色传统工艺结合,办起了平遥第一个前店后厂的专业漆坊……”

  来到老宅最后一进院落,一股浓郁的醋香扑面而来。原来,赵渊豪在这里摆了几口醋缸,缸内盛满陈醋,供游客参观、购买。“这些醋,都是冀家后人酿的,也是冀家从前经商的领域之一。”赵渊豪说。

  如今,冀氏老宅已成为平遥古城历史建筑保护与活化的重要范例。目前,平遥已经完成普查、建档、挂牌并公布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及工业遗产共计506处。平遥县住建局局长吴旭海表示,平遥将继续以绣花功夫保护古城历史建筑,培育一批类型多样、影响广泛的活化利用成果。

  快评:始终将保护放在第一位

  曹雪盟

  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坚持保护第一,坚持最小干预原则,是文化遗产工作的立足点、出发点。

  参观博物馆、逛古城、游览历史文化街区……当下,许多地方积极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开放利用,探索文旅融合发展路径。在此过程中,尤其要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规定“基本建设、旅游发展必须把文物保护放在第一位,严格落实文物保护与安全管理规定,防止建设性破坏和过度商业化”,从法律层面进一步明确了利用与保护的关系。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