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农业新质生产力如何落地,八所“智慧乡村”工作站来助力

2025-03-26 09:27   农村大众

  两会归来,全国人大代表、菏泽市定陶区天中街道南城社区党委书记、茗嘉兴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化彬踏进家门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合作社新项目智慧大棚的进展情况。“AI智慧大棚可以进行生产环境、风险控制、成本投入等数据的精准采集,自动化分析和生成菌菇种植的最优方案,为后续生产提供精准科学的科技数据支撑。”马化彬介绍道,作为“智慧乡村”工作站带来的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一部分,未来将有更多的科技成果在他们合作社转化落地。

  今年两会上,“农业新质生产力”第一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马化彬深有感触,“我们作为政策第一批接触人,也是最直接的受益人,要第一时间了解掌握好农业农村的发展方向,把两会精神悟透讲好、贯彻好。”马化彬告诉记者,新质生产力的问题,不单单是工业的问题,农业也要有新质生产力。“以我们定陶来说,成立了10个‘智慧乡村’工作站,其中有8个是围绕着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马化彬所在的茗嘉兴菌菜轮作“智慧乡村”工作站,就是其中的一所。记者了解到,2015年初注册成立,主要生产黑皮鸡枞菌、羊肚菌的茗嘉兴农业合作社,充分利用高校资源,成立了茗嘉兴菌菜轮作“智慧乡村”工作站。工作站立足于提升全区食用菌产业,在省农科院的帮助下,完成了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让原本纯市场导向的特色产业有了更远的发展路径,立足于发挥人才优势,完成了与省农科院、菏泽学院等高校院所的对接,引进万鲁长等专家团队,把科研做在生产实践中,把论文写在定陶大地上。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