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史上首次主动考古,齐长城修建年代明确了

2025-03-26 09:42   大众新闻

  “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管子》中所述之“长城”,即齐长城。2024年5到12月,为了解决齐长城的年代和建筑特点等问题,进一步完善齐长城的防御体系,考古工作者对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大街村南的齐长城广里村北段进行发掘,进一步明确了齐长城的修建年代,项目入选了“2024年度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

  找到了年代标尺

  齐长城是东周时期齐国修筑的重要军事防御系统,西起济水、东连大海,跨越山东中部的泰沂山脉,全长640余公里,途经7个市17个县区,在东周历史上曾起过重要的作用。如今,齐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探源齐长城,是一场三代考古人的接力。齐长城的野外调查始于20世纪50年代,山东博物馆的路大荒和山东大学的张维华曾对齐长城进行过不同程度的实地考察,并撰写有关专著。

  1996年,泰安的路宗元、孙立华、李继生、张广坪、和进海实地徒步考察齐长城,行程两千里,考察的结论是齐长城未经泰山主峰,而是经泰山之阴东去,城墙只修到泰山西北的钉头崖,钉头崖以东以山险代替,齐长城走势逐渐清晰。

  2008年,山东启动齐长城野外资源调查工作,历时3年,在2010年夏季基本完成。这次调查对齐长城资源的分布、结构特征、走向、长度、保护现状、修建年代等进行了全面的信息采集和记录,基本摸清了齐长城的“家底”。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