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如何安放人工智能时代下的焦虑?

2025-03-26 09:39   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3月24日消息(记者 雷妍 实习记者 于悦麒)人工智能(AI)、Deepseek和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我们为技术的发展感到欣喜和自豪,因为AI技术和多个行业的结合显著提高了生产力,比如AI辅助医疗,智能客服,智能制造等,但同时这也不免让人产生不安,甚至陷入深深的担心,AI以后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工作未来是否会被AI取代?过度依赖AI,人类是否会陷入被动?

  北京儿童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闫俊娟认为,以上的种种担心,其实是一种常见的基本情绪:焦虑。焦虑是人类对未来不确定的一种担心、紧张。适当的焦虑是有必要的,因为它有积极的作用,能促使人们提前做好准备,应对未来的挑战。但过于焦虑,每天忧心忡忡、愁眉苦脸,甚至出现躯体表现,比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出汗、坐立不安、失眠等,并且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学习及工作,这就需要我们去认真思考如何应对这种情绪。有AI的未来真的像我们担心的那么可怕吗?我们能做些什么来减轻这种过度的焦虑呢?

  1.是否存在认知偏差?

  当我们被大量的“AI 会抢走工作岗位”的新闻裹挟时,大脑中的杏仁核会被迅速激活,它作为情绪的 “警报器”,会促使身体进入应激状态,从而产生焦虑感。闫俊娟提示,这种强烈的焦虑感会让我们的认知过度聚焦于可能的风险,而忽略了新的机遇,从而产生认知偏差。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