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60岁以上老人租房难成普遍现象 中介:基本上都是直接拒绝

2025-03-27 09:31   大象新闻

  今天,一则“为65岁母亲和年迈外婆租房3天被拒20次”的新闻上了热搜。虽是极端个案,却折射出老年群体在租房市场中遭遇的较为普遍的困境。

  根据《第五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全国独居老人比例已达14.2%,其中近20%依赖租房解决居住问题。但现实中,许多老年人面对的却是中介的婉拒、房东的冷漠与合同中的“年龄条款”。北京、上海等地的调查显示,超三分之二中介机构对60岁以上老人设限,要求“子女陪同签约”或直接拒绝。

  房东和中介的担忧听起来十分“理性”:老人健康风险高、自理能力弱,一旦发生意外,可能引发法律纠纷或导致房屋贬值。此前,就有上海某房东因租客携带94岁失能老人入住而毁约,虽被法院判决违约,却暴露出市场对高龄租客的排斥。

  老年人租房难的本质,是社会对衰老的恐惧被异化为经济风险。房东的“理性计算”背后,是社会保障缺位与法律模糊性的转嫁。一方面,我国租赁相关法律未明确禁止年龄歧视,房东可借“合同自由”之名行排斥之实;另一方面,养老服务体系尚未覆盖租房场景,意外责任界定不清,加剧了房东的避险心理。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租房市场的结构性失衡。当前租赁房源多以年轻人为目标群体,鲜有适老化设计。低楼层、无障碍通道、紧急呼叫系统等设施稀缺,而新建小区房东又因“风险厌恶”拒绝老人。供需错位下,老年人被迫在“老破小”与“拒租令”间挣扎。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