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企业不愿放、职工不敢休”,父母护理假如何落到实处?

2025-03-31 08:47   工人日报

  “我们请假要扣绩效工资,还不如请护工”“国有国法,厂有厂规,老板不同意,只能请事假”“连探亲假、年休假都没有很好落实,这个假更别提了”……记者采访河南、广东、陕西等地职工时,一些人这样吐槽。

  记者调查发现,虽然越来越多的省市探索父母护理假,并将适用范围扩充到非独生子女,然而,不少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并不了解这一制度,不知如何批假,一些单位以事假等形式批假,还有不少人甚至“没有听说过”。

  “父母护理假属于新制度安排,必然有一个认知的过程。”吴振东建议,将父母护理假嵌入劳动合同示范文本、入职培训体系,通过人社部门“政策直通车”平台精准推送,定期组织政策解读会。同时,将父母护理假执行情况纳入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与税收优惠、政府补贴等政策形成联动,并举办孝老敬老常态化宣传活动,全面增强父母护理假的社会认知。

  此外,记者采访发现,一些用人单位认为父母护理假并不是劳动法的内容,只是各地依据人口与计生条例、老年人权益保护条例等制度作出的安排,不具有强制性,且现行政策多采用“鼓励”“支持”等倡导性表述,因此存在“企业不愿放、职工不敢休”等情况。

  如何破解父母护理假刚性不足等问题?对此,王辉认为,可以结合各地的实施情况,出台全国性的职工父母护理假条例或实施办法,将父母护理假上升为劳动者的法定假期,从而为劳动者请假提供法律依据,并在立法层面对用人单位违反规定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予以明确规定,推动父母护理假的落实。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