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马河重生记:从对港供水的“生命动脉”到建设幸福河湖的东莞答卷
2025-03-31 14:15 海报新闻
海报新闻记者 田柳 东莞报道
位于东莞市境内的石马河曾肩负向香港输送“生命之水”的重任,后又经历严重污染让沿岸居民避之不及,再到如今的水清石秀、碧波荡漾。几十年的岁月里,石马河像宝石蒙尘,辗转多年终于重新大放异彩,向着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幸福河湖目标进发。
3月下旬,海报新闻记者跟随水利部宣教中心组织的媒体采访团,来到广东省东莞市,沿着石马河流域一路向南,探秘这条河流的变迁历程和治理之道。
一脉相承的“生命水”
石马河与东江的交汇处。海报新闻记者田柳摄
记者站在东莞市桥头镇石马河河口向北眺望,可以看到东江水缓缓流过,此处是东深供水工程的起点。
1963年,香港遭遇历史罕见大旱,缺水严重,市民需要到街边公共供水站取水,最严重时每4天供水一次,每次4小时。受水荒影响,香港制造业及漂染业减产30%至50%,饮食业遭受致命打击,市民苦不堪言,成千上万人被迫逃离家园。
党中央对香港同胞遭受饮水困难高度重视。1964年2月,东深供水工程正式开工。次年3月1日,工程建成正式向香港供水,缓解了香港同胞的水荒。
“东深供水工程的最大难题就在于让河水‘倒流’。”东莞市水务局河湖长制工作科科长郑铁钢向记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