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机票被“退高买低”,究竟谁赚了差价?
2025-03-31 14:24 央广网
林智杰建议,相关主管部门要有强有力的手段规范机票代理领域。“第一,要消除信息不对称,如果发现不了欺诈就无从整治,因此,首先要让消费者能够明明白白消费,他购买的每一张机票都能直白清晰地看到机票价格;第二,航司和民航局要能够对机票代理有更加严格或者更加直接的管控手段。很多时候有的机票可能经过了三手或者五手的代理最后出的票,这里面猫腻很多。”
针对航司或平台是否应退补机票降价后差价的问题,林智杰表示,航司应出台更多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举措,降低机票价格跳水给消费者带来的损失。“比如,有的公司提出24小时之内可以退差,这就是一种主动弥补、服务的举措。我们希望能够有一个稳定的票价预期,不要出现大幅下降。因为票价政策还是商业化的市场行为,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还建议,航空业的机票退改签政策应采取阶梯式的手续费收取政策。“尽量考虑消费者的实际感受,采取阶梯式的退票方式。在离航班起飞时间还比较长的情况下,要尽少地扣取退票的手续费。如果确实是临近起飞,时间比较短,可以适当地收取高一点的退票费用。”
原标题:《旅客机票被“退高买低”,究竟谁赚了差价?》
来源:央广网
责编: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