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点亮”企业“智改数转”之路
2025-04-01 17:02 新华社
新华社济南3月31日电 题:山东:“点亮”企业“智改数转”之路
新华社记者陈国峰
智能化曲轴加工生产线呈“U”形排开,视觉机器人精准挥舞机械臂,将产品送上生产线……在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天润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曲轴智能制造车间里,全部流程均由智能机器人或自动化设备完成。
由于不开灯也能自主生产,这个智慧车间又被称为“黑灯工厂”。名为“黑灯工厂”,实则是“全电工厂”。“电能量代替人工作业,对电力供应提出更高要求。”天润公司企业管理与数据管理部主任工程师刘海浩说。
据介绍,这家企业搭建的智慧工厂互联网平台,能够精准把控生产细节,机械手的每一次抓取、设备的每一个加工动作都有据可查。刘海浩指着互联网平台上的运行曲线图说:“车间每生产一根曲轴会产生3.7万条数据,其中23%直接关联电力参数。电不仅是动力源,更是生产质量的‘数字标尺’。”
“黑灯工厂”对电压合格率有极高要求。在国网威海市文登区供电公司的监控大屏上,3条35千伏主供线路的负荷、电压曲线实时跳动。任何一条线路出现故障,其他线路能够无缝切换。智能监测设备可实时监控电压、电流等关键参数,以保障电压合格率。
在工业大省山东,越来越多“黑灯工厂”涌现,引领工业制造向“智造”升级。电力如一条隐形的脉络,串联起智能设备的每一次运转、数据的每一次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