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这个内陆县打通外贸物流梗阻,怎么做到的?
2025-04-02 06:40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4月1日,曹县富华家具用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将一件件成品沙发打包装车。这批沙发将通过“公路+铁路+海运”的多式联运模式,漂洋过海送到客户手中。“现在发货轻松多了,公铁海联运帮了大忙。”公司总经理刘浩一边巡查装车进度,一边感慨。
菏泽曹县,地处鲁西南腹地,外贸企业众多。以往,这些企业主要依靠公路运输,将货物运往500多公里外的青岛港,然后再通过海运发往世界各地。然而,这种单一的运输模式,给刘浩这样的企业经营者带来不少困扰。“从寻找集装箱、调配货车,到跟车押货,每个环节都充满不确定性。”刘浩坦言,如果碰上节假日或恶劣天气,运输时间大幅延长,海外订单交付面临巨大压力。“有一次,因为春节假期司机难找,货物在仓库积压了好几天,差点耽误了海外订单的交付,急得我好几晚都睡不着觉。”刘浩苦笑道。
除了时效问题,公路运输的成本也让企业压力不小。空箱运输时,货运司机的费用高昂,而且配货过程常常耗时费力。为了跟进运输进度,刘浩的公司专门安排了三四个业务员,整天围着物流转,大大地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和时间成本。
2022年,刘浩决定改变运输方式,采用公铁海多式联运。“沙发在厂内就地装车,先由货车运往几公里外的铁路货场,再搭乘火车奔赴青岛港码头,最后装船出海。”刘浩说,这一改变给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费用降低了20%,货物到港口的时间也从原来的40多个小时缩短至不到10个小时,再也不用担心因为物流问题耽误订单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