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解决“枣”满意!枣庄加强数智赋能,深入探索民生诉求治理改革创新
2025-04-02 06:40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枣解决·枣满意’的‘枣’谐音‘早’,旨在通过及时办理回应各类诉求,让广大群众和经营主体享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枣庄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市市民诉求办理服务中心主任、市市长热线服务中心主任李利萍说,平台运行以来,共受理诉求183万余件,日均受理量5000余件。其中,群众诉求182万余件,经营主体诉求1万余件,满意率在98%以上。
民生答卷,不只在《市长上线》直播间里。枣庄市在诉求接办上实现一口归集,将群众和经营主体通过App、微信小程序、热线电话、网站信箱等不同渠道反映的各类诉求第一时间汇总到“两枣”平台,实行诉求工单统一研判、审核、分派、督办,推动诉求事项一单通达、一站办结。
“以前反映路灯不亮,居民得先打12319找市政,再联系供电公司查线路,最后还得找社区开协调会。”薛城区福泉社区网格员张振翻着泛黄的记事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问题。这种“诉求马拉松”,随着“两枣”平台上线成为过去式——如今居民只需在手机上输入诉求,咨询类事项2小时内回复,群众建议和问题反映类事项4个工作日内办结。

“枣解决·枣满意”平台接线工作人员工作场景。
有诉必应,还得马上办。群众反映的诉求大部分发生在基层,为高效解决问题,“两枣”平台“一竿子插到底”,省去了区(市)环节,自动将工单派转到镇街。经营主体的诉求相对复杂,往往涉及政策协同、要素保障等方面,“两枣”平台将这类诉求推送到区(市)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