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渤海潮评 | 文明祭扫让节日“更清明”

2025-04-03 10:18   

  文明祭扫在滨州并非政府“独角戏”,而是全民参与的“协奏曲”。城管部门通过短视频平台科普祭祀桶使用方法,志愿者在社区开展“纸钱换鲜花”活动,中小学生成为“家庭文明督导员”。这种多元共治模式,恰是 “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的生动实践。当一位老人将纸钱放入祭祀桶而非就地焚烧时,当年轻父母带着孩子种植纪念树而非燃放鞭炮时,个体的微小选择正汇聚成城市文明的磅礴力量。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随着殡葬改革深化和移风易俗推进,清明节期间,各地殡葬服务机构组织开展了鲜花祭扫、网络祭扫、书写寄语、诵读追思等主题活动,进一步丰富了清明节的节日内涵。实践证明,文明祭扫不是对情感的稀释,而是让其更纯粹;不是对传统的背离,而是助其焕发新生。当祭祀桶成为文明地标,当云端祭扫连接山河万里,当一束鲜花承载千言万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节日的净化,更是一个城市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理解。这样的清明,才能真正清澈明净;这样的文明,方可谓之“更清明”。

  

责编:吕芳缘
审签:邱常娥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