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消费观察②丨家家住“别墅”,老太太会网购 实探“鲁西第一村”能花敢花背后有啥秘密?
2025-04-03 12:17 海报新闻
吴秀萍、杨桂平夫妻俩都是土生土长的刘庄人。杨桂平告诉记者,刘庄村,原名篓子刘村,曾经,村里人世世代代曾以编鸡篓子维持生计,村民们种植着一小片盐碱地,穷得叮当响。
三四十年前,刘庄人敢想敢干,率先致富,成为“鲁西第一村”,家家户户住上了二层别墅,如今,村子日子过得愈发富裕,村民们购买新家具家电,装修一新,开始享受生活。
“我们俩都退休了,退休金加起来五六千元。”杨桂平告诉记者,自己和老伴在村办厂子上班几十年,厂子一直给交城镇职工社保, 如今按月领退休金,每月不仅生活费充裕,还能有余钱买许多喜欢的好玩的东西,平时给儿孙买礼物也颇为大方。这个月,两人刚给女儿买了一辆电动车,还给外甥买了玩具。
事实上,在刘庄,很多老人都像杨桂平夫妻俩一样有退休金。“我们村百分之七八十的老人都有退休金。”刘庄村党支部书记刘长忠表示,不仅有退休金,这些年,村里还常常给60岁以上的老人发“红包”,老人们不用跟孩子要钱了,也不用出去辛苦打工了。
“近年来,我们刘庄村民的消费,早已从多年前的日常生活必要支出,升级到了享受型消费,网购、看电影、旅游等都是常事。”刘庄村村民赵桂霞告诉记者。
“鲁西第一村”缘何而富?
刘庄村的消费底气何来?事实上,消费提升的背后,“有钱挣”才是底气。
“我们村从80年代,就开始建设村办企业,这些企业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也让村民幸福生活上了一个新台阶。”刘庄村党支部书记刘长忠表示,去年,村里工农业产值达到3.1个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