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蓝莓园里的“科技经”:“80后”新农人种出“紫色财富”

2025-03-28 16:34   大众网

  在临港区,一片蓝莓种植基地正悄然书写着现代农业的新篇章。3月26日,走进位于汪疃镇的上善堂基质蓝莓种植基地,23座白色大棚整齐排列,棚内蓝莓树郁郁葱葱,紫黑色的果实缀满枝头。作为临港区首家尝试基质栽培技术的蓝莓基地,这里的每一颗果实都凝结着科技的力量与新农人的智慧。

  “基质栽培让蓝莓种植不再‘靠天吃饭’。”威海上善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上善堂基质蓝莓基地负责人高勇站在大棚中,指尖轻捻着基质说道。

  这位“80后”新农人,硕士毕业后,深耕蓝莓产业十年,2023年,高勇带着“从0开始”的勇气加入上善堂,在这里,开辟了基质蓝莓种植的“新赛道”。

  上善堂基质蓝莓种植基地采用先进的基质栽培技术,以椰糠、珍珠岩等配比的基质取代传统土壤,不仅摆脱了土壤酸碱度的限制,还大幅提升了蓝莓的生长效率。

  与此同时,更新换代的水肥一体化系统通过精准灌溉与养分供给,确保每一株蓝莓都能获得最佳的生长条件;新购入的自动控温设备可实时调节棚内温度,配合光照传感器,为蓝莓营造出最适宜的环境。基地还引入了物联网技术,通过手机APP即可远程监控大棚内的温湿度、光照强度等参数,实现智能化管理。

  “这些科技手段让蓝莓种植更加标准化、精细化,不仅提高了产量,还增强了抗风险能力,实现了1人管理6个大棚的高效生产。”高勇介绍,现如今,蓝莓基地亩产稳定在800公斤左右,总产量达20吨,较传统种植效率提升近五成。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