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风筝记忆丨刘琪瑞:放风筝的哲学
2025-04-03 16:52 大众网
而今我放风筝,知道不仅需要找风,更重要的是巧借春风,把握风向、风势与牵引力的平衡。先找准风向,测知风力强弱,观察树梢摇曳,或扬起纸片、沙土以探知。然后牵着风筝提线,逆风奔跑,给它足够的牵引力。风筝渐渐起身,飞升在即,风势渐大时,要稍稍停顿,慢慢放线。风力愈强,则需把握时机,快速放线;若风筝摇摇欲坠,则需迅速收回一部分风筝线。我的经验是:先放线助其起飞,风强时快放线使其舒展,风弱不稳时慢收线增其风力,放线收线要视情况而定,直至风筝稳稳翱翔于天空之上,你才能心情舒畅,看着它逍遥自在飘浮。
小孩子放风筝,经常被高大的建筑物、高树或电线杆而挂住,成为“断了线的风筝”,正如《红楼梦》中贾探春所言:“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小时候放风筝,最沮丧之事莫过于风筝线被扯断,眼睁睁看着心爱的风筝挣脱束缚,漫无目的地飞去,直至消失无踪。这时候,年幼的孩子仰着小脸呜呜哭泣,大人怎么哄也哄不好。
如今我带孩子放风筝,也常被挂断线、跑了风筝。有一次,我事先在风筝上标上标识、写上名字,有意松开手中牵着的线,任其自由飘飞。后来我们在不远的沭河河滩上找到了这只五彩凤尾风筝,它已一头扎进细软潮湿的沙土中,变得残破不堪。
其实,风筝一旦放起来,只要有足够的风,它便能翱翔天际。即便断了线,它也能飞翔一段距离。起初时飞得高远,但失去了风筝线的牵引,风筝便失去了方向,终归飞不太远,不是被障碍物挂住,就是失去平衡,摇摇晃晃坠落下来。正应了家乡的老话:“断线的风筝——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断线的风筝——飞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