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祭扫守护生态环境,在文明进步中实现传统习俗与自然共生。焚烧纸钱、燃放鞭炮可能带来的空气污染与火灾隐患是不可忽视的,推动文明祭扫,不仅是生态需求也是安全需要,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推动祭扫方式向绿色、生态、文明、进步的方向转变,用燃放电子鞭炮,使用鲜花水果祭品等方式进行祭扫,既能保留清明祭祖的氛围,又能确保生态与人身安全。在尊重传统习俗的基础上,履行生态责任,让文明价值得以彰显,实现传统习俗与自然共生发展。
科技手段创造纪念方式,在数字浪潮中激活年轻一代的文化认同。年轻人是移风易俗的主力,也是更支持生态文明的群体。运用科技手段,即通过线上纪念、虚拟祭祀等方式寄托哀思、缅怀先人,不只践行生态理念,还有种科技潮流感。网络祭祀可以打破时间、空间限制,让祭祀变得更加便捷也更加健康,甚至可以通过AI技术还原传统仪式场景,与先人进行“互动”,留存亲人记忆,不仅更有利于联结情感,也有助于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清明节的“清明”,不仅是自然气候的清爽,更是传统与文明的澄澈。以文明祭扫告慰先人,用生态之责守护青山,借科技之力联结思念,才能更好的让清明节回归“风清景明”的本质,让清明节真正成为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精神纽带。

责编:吕芳缘
审签:张 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