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元机票,提前4个月退票仍被扣1.4万!合理吗?
2025-04-05 17:44 法治网微信公众号
林智杰认为,退改签费用是机票价格体系的一部分,应该交由市场决定,但前提是航司和平台需明确展示国际机票的退改签规则和具体费用,让消费者自由选择,通过市场的力量推动国际退改签规则不断优化。
平台应尽“显著提示义务”,律师呼吁
增设冷静期
那么,此次事件中,高先生在退票时距起飞尚有5个月,手续费比例高达90%是否合理?
对此,《法治日报》社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马丽红指出,平台自行制定的规则,应符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子商务法、合同行政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否则可能被认定为格式条款,即无效的“霸王条款”。
在协商过程中,航空方面表示,旅客退改签问题均与平台对接,他们“只处理官网订单”,非官网购票的旅客需直接与代理旅行社平台联系。
马丽红认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若航司并未收取费用,而平台方单方扣费90%,需证明扣费标准的合理性(如实际服务成本等),否则超出合理成本部分或构成不当得利,需返还消费者。”
高先生在误操作后5分钟内联系平台,但被拒绝补救。而平台上“先退票后改签”的提示,则很容易误导消费者做出错误操作。
平台方是否尽到了“显著提示义务”,又是否应当提供纠错机制?
马丽红认为,电子商务法第五十条要求平台保障用户纠错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也规定了经营者的显著提示义务。因此,平台拒绝采取补救措施对消费者而言是不合理的,应予纠正。